這些年,"大病互助" 救助了不少人,參加互助的人也越來越多。以相互寶為例,參與人數(shù)超過 1 個億,這意味著全國每 14 個人,就有 1 人加入。除了相互寶,各種互助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,比如美團互助、360 互助等。那這么多互助平臺,到底有哪些值得加入?
3 月 27 日,螞蟻金服聯(lián)合浙江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等 6 家機構,共同發(fā)布了《大病網(wǎng)絡互助業(yè)務規(guī)范》。
《規(guī)范》建議在挑選互助平臺時,要重點看 “四要一不要”:
深藍君調研了幾乎所有互助平臺,并將分攤人數(shù)超 100 萬的 8 家篩選了出來。
通過研究它們的成立時間、受助人數(shù)等數(shù)據(jù),并結合 “四要一不要” 的標準,對它們的靠譜程度進行了仔細衡量。
如圖所示,不同平臺的差異還是蠻大的,要判斷平臺是否靠譜,我建議從兩個角度考慮:
角度1:參考 “四要一不要” 標準
目前相互寶、美團互助、康愛公社、點滴相互這 4 家,完全符合 "四要一不要" 標準,其中相互寶做得最好。
相互寶依托于芝麻信用和螞蟻區(qū)塊鏈,能篩選出風險更低的用戶,信息安全性也更高,在整個流程的風控上要更全面。
而另外 4 家,例如大家熟知的水滴、輕松互助,都需要預收一定的費用。
我不是說預收就一定不好,只是會存在一些資金風險。對于一些小平臺,甚至會出現(xiàn)攜款跑路的情況。
角度2:成立時間長、參與人數(shù)多
除了 “四要一不要”,我們還要關注成立時間、參與人數(shù):
成立時間長,運營相對穩(wěn)定:以康愛公社為例,已累計運行 8 年多,是目前成立時間最長的;水滴、輕松互助等運行 3 - 5 年的平臺也不錯。
參與人數(shù)多,計劃終止風險低:參與人數(shù)多,平臺才能有穩(wěn)定的運營資金。目前相互寶已經(jīng)有超過 1 億人加入,其它千萬級別的平臺也值得考慮。
除此之外,大家還可以關注下 “受助人數(shù)”。
像美團互助成立 10 個月才救助了 1 個人,不知道是調查流程太慢還是其他原因,我對這種平臺會感覺心里沒底。
綜合以上考慮,我比較傾向于相互寶、水滴互助、輕松互助、康愛公社和 e 互助。
除了平臺靠不靠譜,我們還要看它的保障好不好,畢竟這才是我們加入互助的最終目的。
這里也把 8 個互助計劃進行對比:
整體來看,這些平臺的保障都各有特點,很難說哪個平臺的保障更好。
不過你可以參考以下三個維度,選出適合自己的互助計劃。
維度1:保什么???
和重疾險類似,病種也是互助計劃的核心。這 8 個計劃都保至少幾十種大病,甚至 360 互助還有輕癥、身故的保障。
輕松互助的病種相對少一些,不過法定 25 種重疾都包括在內,保障基本夠用。
而 e 互助只保癌癥,相對不是很全面,如果介意的話,可以選擇其他平臺。
維度2:怎么賠?
目前互助的賠付方式主要有兩種:
報銷型:得了約定疾病,根據(jù)花費來報銷,比如花 10 萬,最高只能報 10 萬。水滴互助、輕松互助,都屬于這個類型。
定額型:得了約定疾病,直接賠一筆錢,即便只花 10 萬,也可能獲賠 30 萬。比如相互寶、360 互助等平臺。
總的來說,定額型是一次性賠付,資金自由使用;報銷型是實報實銷,但分攤費用可能會更低。
你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偏好,挑選加入哪種互助計劃。
維度3:費用高嗎?
有些互助計劃會根據(jù)不同年齡來分攤費用。
比如對兒童來說,水滴互助的預計分攤金額只有 36 元;360 互助對于年齡越小,分攤費用越低。
如果你年齡較小或是給孩子加入,想要?分攤費用更低的話,就可以重點考慮?水滴互助或 360 互助。
綜合以上 3 個維度,相信你能選出適合自己和家人的互助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