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家里經(jīng)常種西瓜,每次拉到集市上賣時,一家人都會齊上陣,但我只當過一次“賬房”就再也沒人敢用了。那一天陽光格外燦爛,顧客們把我家攤子圍得水泄不通,許多陌生的面孔變成了
小時候家里經(jīng)常種西瓜,每次拉到集市上賣時,一家人都會齊上陣,但我只當過一次“賬房”就再也沒人敢用了。
那一天陽光格外燦爛,顧客們把我家攤子圍得水泄不通,許多陌生的面孔變成了熟面孔,他們買了一次,二次,三次,我以為我家西瓜好,價格公道深深吸引住了他們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賣完后,一家人打開錢包算賬時突然傻眼了:一車西瓜僅僅賣了二三十塊錢!原來,我光顧找零了,許多人舉著10塊錢并沒有被及時接下,愚蠢的我反而把找零與西瓜一起送給對方,而他們悄悄把自己的10塊錢收了起來,難怪有些人短短一個小時內(nèi)買幾次西瓜,果然處處是壞人。
學了財務后,我才明白,西瓜悲劇的根源并不在于我,而是財務管理模式本身存在弊端,倘若換成收支兩條線就不至于那么慘了。
談論收支兩條線時,我們就不能不說坐收坐支,這兩種都屬于財務管理模式。我家賣西瓜時采取的就是坐收坐支,進賬與出賬都混在一起,需要支出時直接從收到的錢里拿,直至西瓜賣光了才發(fā)現(xiàn)賬目有問題。
如果采取收支兩條線,所有顧客的買瓜錢都有專人收取并保管,找零由我負責,顯然就不會出現(xiàn)之前的只出不進的悲劇。
當然,真正意義上的收支兩條線比賣西瓜的例子更復雜,適用于政府、企業(yè)、公益機構等,從根本上來說,都要求一個組織在銀行設立收入戶和支出戶兩個帳戶,“收”和“支”要分開管理。
收到進賬后,財務人員將及時存入“收”賬戶,有利于對現(xiàn)金進行集中管理,減少現(xiàn)金持有成本,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內(nèi)控能力。如果一個分支機構每天都有10萬元進賬,突然連續(xù)幾天大幅下滑甚至完全沒有收入,有關部門就可以及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并處置,確保收入的資金能夠及時、安全、足額地回籠,換作坐收坐支,可能過了很久之后才會意識到問題。
對于支出也一樣。實施收支兩條線后,決策者可以根據(jù)預算管理,定期劃轉(zhuǎn)資金,保持持續(xù)經(jīng)營運轉(zhuǎn)所必需的最佳現(xiàn)金余額,迫使一個單位在運用資金更加合理、高效,從而加速資金周轉(zhuǎn),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不能今天想花多少就多少。